3月25日,海底撈發布2019年財報,營收265.56億元,同比增長56.5%,凈利潤23.45億元,同比增長42.44%。
海底撈的增長,主要得益于不斷開出的新店。過去一年,它開出了308家餐廳,平均1.2天就開出一家店。目前,它在全球有768家餐廳,一年可接客2.44億人次。
折算下來,海底撈每天賺630萬,平均每家餐廳每天能凈賺8200元。
火鍋在餐飲中是一個值得想象的賽道,原因就在于其標準化及可復制性。
然而,海底撈狂奔的背后,凈利增速不敵營收增速,同店銷售增長率下降到1.6%,翻臺率下降到4.8。而折舊攤銷劇增174%,原材料及人工成本大增,正在不斷蠶食其盈利。
3月26日,海底撈股價開盤后一度下跌超過4%,最終收跌2.4%,市值1613億港元。
平均1.2天新開一家店
海底撈創始人張勇曾經表示,為了保證服務質量,每年的新增門店不會超過30家。
2018年,海底撈開出了200家門店;2019年,海底撈新開308家門店——是當初計劃的十倍。
每1.2天,海底撈就開出一家新店。跑馬圈地之際,海底撈正陷入開店邊際效益逐漸下降的窘境。過去一年海底撈的同店銷售增長率僅為1.6%,而2018年是6.2%。翻臺率是衡量一家餐廳經營效率最重要的指標。2019年海底撈翻臺率為4.8次,2018年這個數字是5。降低的翻臺率正是被新開餐廳4.1的翻臺率所拖累。
另一個值得引起警惕的現象是,2019年海底撈折舊及攤銷費用達到18.9億元,帶來折舊攤銷費增長劇增174%,并且,這個數字隨著新店數量的增長仍將不斷上升。
區別于互聯網公司,每多服務一定數量的用戶,所增加的成本幾乎為零。海底撈到底是一個重服務的餐飲企業,每多開一家新店,便將面臨實打實的成本的增加。
原材料成本及員工成本是大頭,占到海底撈成本支出7成以上。2019年海底撈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112.4億元,增長62.1%,占比42.3%;員工成本79.9億元,增長59.3%,占比30.1%。
扣除福利后,2019年海底撈員工薪酬及津貼為6.5億元,按照10萬名員工計算,平均每位員工的年薪超過6萬元。此前,張勇曾透露,海底撈店長年薪最高可達600萬。
五環外的生意不好做
海底撈如今的門店中,190家位于一線城市,332家位于二線城市,三線及以下城市有194家,另有52家位于海外。
二線城市仍是海底撈的主戰場,一線城市和三線及以下城市是門店擴張的重點。2019年二線門店占比從47.2%降到43.4%,三線及以下城市門店占比則增長了2.1個百分點。
海底撈曾表示,門店下沉是其接下來的工作重點。去年,海底撈一二線城市的同店銷售額均有下降,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同店銷售額增長,并且保持了12.5%的最高增長率。
相較于廣闊的下沉市場,海底撈在一二線城市的門店明顯太密集了,并且正在分流不同門店間的客流。另外,一二線城市也聚集了越來越多的網紅火鍋品牌,如湊湊、巴奴、牛焱、哥佬官、譚鴨血等,不僅瓜分了原有火鍋市場,更在細分賽道吸引食客。
事實上,海底撈對一二線城市顧客的吸引力正在下降,這從一二線城市翻臺率變化中顯現出來,2019年一線城市整體翻臺率為4.8,相比上一年下降了0.1;二線城市翻臺率為5.0,同樣下降0.1。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翻臺率為4.7,相比上一年上升0.1。
不過,海底撈動輒100以上的客單價,對價格更敏感,對服務尚且不那么敏感的五環外消費者,吸引力有限。而對于海底撈來說,五環外的市場也是一個較為“雞肋”存在——人均客單價最低,只有94.8元;翻臺率最低,平均4.7次一天。
海底撈的野心
不管多難,還是要繼續做。作為一家上市公司,海底撈需要用數字滿足市場的期待。
2019年報中,海底撈指出未來三條發展舉措:
1.繼續擴展餐廳網絡,提高餐廳密度、進一步擴展餐廳覆蓋的地區;
2.持續提升海底撈就餐體驗,精進服務能力、為會員顧客進一步提供增值服務;
3.策略性地尋求收購優質業務及資產。
店繼續要開,服務仍會繼續加強。不過,看起來,張勇更像是在下一盤大旗——不斷開出的新門店是為了形成規模效應,為張勇的全產業鏈布局提供基石。
事實上,海底撈生態體系已經枝繁葉茂。
張勇旗下還有另一家上市公司頤海國際,就專門負責海底撈火鍋底料的供應。其2019年收入42.82億元,凈利潤7.95億元。旗下調味料的毛利率高達46.9%,疫情期間銷售快速增長的方便速食產品,毛利率也達到了32.7%。
頤海國際只是冰山一角,海底撈旗下還有多家供應鏈上的服務公司。據企查查,張勇旗下類似企業達到14家,涵蓋了食材、底料、冷鏈運輸、銷售到門店裝修的多個環節。比如,海底撈上游食材由蜀海集團、四川海底撈供應,中游調味品由頤海集團供應,紅火臺公司提供餐飲后臺云產品及服務。
海底撈完善的供應體系,在為海底撈提供穩定的供應支持的同時,還能優化成本、保證服務。另外,這些供應鏈公司,不止服務海底撈,還對其他餐飲公司開放,便又成為創收的一個來源。
2019年,張勇以138億美元身家登上新加坡首富的位置。而在胡潤發布的2020全球富豪榜單中,張勇、舒萍夫婦以1120億財富位列第82位。
為管理龐大的財富,張勇妻子舒萍出面在新加坡設立了家族辦公室。另外,二人旗下還設立了一個量化投資平臺海悅量化投資公司,其不僅投資了海底撈供應鏈上的公司,還投了許多明星創投機構。
1994年,張勇與人在四川簡陽拼湊了8000元開出第一家火鍋店開始,一定想象不到二十多年后規模——在全球開出768家餐廳,擁有超過10萬員工,年賺23億。
不過如今,為了使這鍋海底撈持續沸騰下去,首富需要費一番腦筋了。
溫馨提示 :投資有風險,量力而行。文中所涉及項目投資金額、加盟店數量、招商地區和經營模式,請以最新咨詢為準!點擊要咨詢,免費獲得項目最新動態!文章版權歸屬918餐飲網(http://www.tsjianyao.com/),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!